2025年7月6日下午,“刑辯江海匯”第二期活動邀請婁秋琴律師作主題為“程序性辯護的道與術”的專題分享。本次活動由市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刑民交叉業務委員會聯合舉辦,活動吸引了全市100余名律師參加。市律協副會長華剛、副監事長張斌出席本次活動,專題分享由市律協刑委會主任童本華主持。
活動伊始,華剛副會長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婁秋琴博士系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大成刑事專業委員會牽頭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辯護研究院副院長、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辯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博士。
婁秋琴律師以程序性辯護的重要性為脈絡,結合自己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分別從“道”與“術”兩個層次分享了在程序性辯護的理論根基、程序性辯護包含的內容、認罪認罰制度下的程序性辯護、程序性辯護的作用等內容。
程序性辯護之“道”,著重厘清程序性辯護的底層邏輯。程序性辯護不是死磕挑刺,而是用法律人的“顯微鏡”,在程序的“毛細血管”里尋找真相的印記。刑事辯護領域已悄然變革。相比過去,更多聚焦于定罪、量刑的實體之爭,如今越來越多的同行開始鉆研“證據怎么來的”“手續齊不齊全”“程序合不合法”的程序細節。
程序性辯護之“術”,系統拆解申請非法證據排除、提出刑事管轄異議、申請回避、申請強制措施變更與解除以及會見和閱卷等常見的程序辯護攻防策略,應當讓程序性辯護從紙面理論真正走進刑辯實戰。婁秋琴律師用自身實務經驗,闡述了程序性辯護在證據、定罪量刑上的作用。
市律協刑民交叉委員會主任任建國對本次活動進行了與談,強調律師同仁要多讀書、讀好書才能辦好案!
通過刑辯江海匯(第二期)婁秋琴律師的專題分享,與會人員表示收獲很大,很有啟發,在常規性的實體辯護、證據辯護之外,也要重視程序性辯護,系統掌握刑事程序的理論和具體規定,融會貫通,方能在刑事辯護中游刃有余,實現有效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