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律師緊跟人工智能浪潮,提升法律服務效率與質量,2月23日下午,“江海智匯·AI賦能”人工智能工具實戰培訓成功舉辦,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培訓報名推文發布后迅速引發關注,開放名額幾近秒空。本次培訓由南通市律師協會主辦,南通市律師協會教育培訓工作委員會、北京市煒衡(南通)律師事務所承辦,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市委依法治市辦專職副主任、市律師行業黨委書記張帥出席活動。
張帥表示,此次培訓是南通律師行業以AI為筆,飽蘸創新與發展的濃墨,描繪行業未來發展宏偉藍圖的“起筆之勢”。他指出,要深刻洞察挑戰與機遇,AI科技賦能正改變著整個法律服務領域的組織架構和發展模式,需要正視法律科技的發展,主動構建“法律+技術”復合能力;要科學把握應變與堅守,警惕“技術萬能”誤區,持續深耕法律功底,聚焦AI無法替代的核心價值和高附加值領域,強化庭審辯論、調解談判、復雜問題解決等核心能力培養;要積極推動共生與共榮,結合南通律師行業實際和律所現實條件,深化科技與法律的融合發展、雙向賦能,同時對AI衍生出的風險做到未雨綢繆。
此次培訓課程體現“理論+實操”雙輪驅動理念,北京德恒(無錫)律師事務所兩位資深合伙人聯袂授課,系統解構AI在法律服務中的應用場景。區別于傳統理論培訓,本次活動還特別設置“全員實操”環節。在授課老師的指導下,參訓律師使用自帶設備在AI平臺完成從基礎檢索到智能體搭建的全流程實踐。
俞冬梅律師開啟首場《律師使用AI指南——四大板塊全解析》專題講座。通過現場實時演示,生動展示了AI在法律文書生成、案例檢索分析、合同智能審查、辦案流程優化等場景中的創新應用。
陸凌燕律師帶來的《律師使用AI指南——智能體漫談》,現場演示了如何構建法律專業智能體。“想象一下,每位律師都能擁有專屬的數字助手,這是法律服務個性化的革命性突破。”
這場聚焦法律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培訓,全市共有230名執業律師及61名兩公律師共同參與。此次培訓標志著南通法律服務業正式邁入人工智能深度應用新階段,不僅拓寬了律師們的視野,更為未來法律服務工作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礎,助力南通律師群體以開放姿態迎接科技浪潮,用智慧與創新書寫法治現代化新篇章。